ITNEWIT(IT牛品汇)
当前位置:ITNEWIT(IT牛品汇) > 育儿 > 正文

宝妈和育婴师必学: 教您培养宝宝的排便习惯

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说“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这话说得很真实。排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生理特点和习惯,也是很多人头疼的大问题。1岁半前后,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可观察宝宝排便前的现象,准备大小适宜的便盆,引导学习坐便盆排便。在鼓励和引导的过程中,特别提醒家长注意:要尊重宝宝的意愿和个体差异。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

掌握宝宝排便的规律

1.摸清排便次数

先摸清自家孩子每天大约什么时间排便,排便之间的间隔时间多长。大概到了排便时间,就可以把孩子抱到便盆前,并用“嘘嘘或嗯嗯”的发音使孩子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孩子一到时间就会有便意了。

2.观察排便的信号

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弄清他(她)在排便前可能发出的特殊信号:有的孩子弯腰蹲下来,面部涨红,全身用力;有的孩子目光呆滞,表情慢慢变化;有的孩子压住大腿或捂住下体;有的孩子发出奇怪的咕哝声;有的孩子抓自己的尿布;还有的孩子躲在角落里。父母一旦得到信号,就应温柔地将宝宝引到便盆前对他(她)说:“要小便吗?坐在便盆上小便吧。”

孩子及时主动发出了排便信号并大便后一定要及时表扬,这样孩子就会将坐便盆与从父母那里得到爱抚和奖赏联系起来。时间长了,就会在排便前主动向你发出信号。

创设温馨的排便环境

1.便盆

选购一个理想的便盆,要安全、舒适,容易清洗,盆底宽阔,高度适中,一般塑料制品就行。款式不宜太花哨,否则宝宝会分心,只顾观看颜色和图案,而不利于大小便的顺利进行。最好将便盆放在卫生间的马桶旁,然后跟孩子说:“因为宝宝现在小,所以坐在便盆上小便和大便。爸爸妈妈长大啦,所以就坐在马桶上面。等宝宝长大一点,就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坐马桶了。”宝宝不用多久,就会发现坐在便盆跟我们坐在马桶上一样“自然又安全”。

2.衣服

给宝宝选择的裤子要宽松,便于宝宝自己脱穿。棉质、宽松、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裤子,能让孩子明显地感觉到弄脏后的不舒适感,又比较容易清理,有利于孩子更快、更好地配合排便。要避免内裤太紧,以免刺激宝宝诱发神经性尿频的出现。

及时发现粪便的异常

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婴幼儿大便的次数和质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状况,家长若能重视对婴幼儿大便的质地、色样和次数的观察,正确地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消化道的异常,为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大部分宝宝在1.5~2岁之间,膀胱才能发育得能够憋住尿。这个时间段也意味着家长可以对他进行真正的大小便训练。但是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同,一定不要强制按照这个时间节点,要注意引导并尊重孩子。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宝妈和育婴师必学: 教您培养宝宝的排便习惯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