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IT(IT牛品汇)
当前位置:ITNEWIT(IT牛品汇) > 育儿 > 正文

你如此深爱孩子,却为什么总在伤口上撒盐?

一次,我带着女儿在游乐场排队坐乐高飞盘,等候时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带着6岁男孩坐飞盘时,孩子不小心把自己的包掉下去了,男孩很难过,一直在说“包掉了,包掉了”。

妈妈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劈头盖脸地数落:“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这么大的人,一个包都拿不好吗?”

小男孩更难过了,握着扶手,嘴巴嘟了起来。

之后,飞盘飞行过程中,每次路过我们面前,都能听到那位妈妈的数落,还看到那个小男孩越发难过的表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飞盘上其他人开心的笑容。

02

一次,我坐地铁出门办事。

地铁上有一对祖孙俩,8岁的小女孩坐不住,就边吃泡泡糖,边绕着把手转圈。

期间,外婆提醒了好几次,让她不要转,坐下来。女孩没听,外婆说了几次无效就低头看手机了。

突然,女孩不再转圈了,哭丧着脸向外婆求助,原来是泡泡糖吞下去了,显然女孩被吓到了。

外婆立马放下手上的手机,开始数落女孩:

“之前就和你说了,不许转圈不许转圈,你就是不听啊!好啦,现在泡泡糖吃进肚子里了,接下来就要烂肚子,看你以后不听话!”

我看着这个小女孩一直捂着肚子,也许她真的担心会烂肚子。

之后我下了地铁,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小女孩捂着肚子一脸害怕的样子……

03

这两件事情一直让我印象深刻,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教授说的话。

教授之前来中国做访学,当时他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大城市待了1个月,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

中国家庭非常非常爱孩子,但对孩子却缺少情感支持,你们可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倾其所有,却总习惯在孩子情感最脆弱时雪上加霜。

我问教授:什么是情感支持?

教授说:育儿的本质就是建立关系,这和爱情友情的本质是一样的,需要建立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关系协调的最好方式就是情感支持。

用大白话说就是:

放下大道理,先给予对方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即使是小孩子,也是知道好赖的。

孩子犯错,他们自己已经处于情感受挫的状态,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先给予他支持,让她爬出这份受挫情感,当他情绪平复了再教育。

就像文章开头分享的两个例子:孩子已经很难过了,已经很害怕了,他们的情感正处于受挫状态,但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还在伤口上“撒盐”。

教授当时说的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

现在所有的父母都重视孩子的安全感,但安全感不仅仅是每天你为孩子做了什么,陪玩陪伴,策划生日派对,带出去旅游……

安全感更是这些点滴小事里在孩子情感受挫时,你有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让孩子真正明白:

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助的,这份坚实的后盾才是安全感的基础。

04

那怎么才能给够孩子安全感呢?教授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先听再说

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我们总是第一时间打断,然后用我们的智慧去教育。

教育界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

几年来,我一直在提醒自己的几句话:

我不是她,我不是女儿,不对摔倒大哭的女儿说:这没关系的;不对丢失心爱小熊的女儿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再给你买一个。

因为我每次都会先对自己说:我不是她,所以我会先听。

也许就是情绪发泄的大哭,但我听到了这哭声里面的沮丧,愤怒,伤心和难过。

于是我会给她拥抱,直到她平静下来,我们才去谈论刚才发生的事情。

我们的陪伴和愿意聆听的态度,有时候比言语的教育意义大的多。

就像开头分享的这两个小故事,如果当时家长可以慢一步,也许我们听到的就是孩子的自责反思认错,这时我们就可以支持孩子走出这些情绪。

可惜很多父母做不到,因为我们害怕,害怕当下不教育,这个孩子就变“熊”了。

而且我们的确看到太多当下严厉教育,他们还是嬉皮笑脸,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还怎么会先情感支持呢?

这就是当时教授说的另外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我们常常低估了爱的力量,却高估了管教的手段。

当一个孩子与父母的链接受损时,她的本能反应就是两种:

害怕,于是继续用各种熊手段来引起父母关注,试探父母的爱;叛逆,于是拒绝一切有效沟通,你说的我全部反着来。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最需要爱,捣蛋犯熊上升到心理精神层面,其实就是心理健康的失衡,而情感支持是维持心理健康最关键的手段。

所以,任何时候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不要因为我们害怕而去破坏给予孩子情感的环境。

我们是如此深爱我们的孩子,那就请不要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你如此深爱孩子,却为什么总在伤口上撒盐?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