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名初中生要花多少钱#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据了解,这个话题源于杭州观成中学设计的一份特别的调查表,学校在放寒假时以邮寄的形式送到全校每一位家长手中,由家长和学生一同填写完成后上交,这是一份“年度育儿总结”,也是一份“年度育儿账单”。
现在,这份调查有了结果。让人吃惊的是,在杭州养育一名初中生,每个家庭的平均年支出竟高达88000元!
虽有些惊讶,但结果也在预料之中,教育孩子花费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也有#供读三年花掉一套首付钱#、#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年薪50万养了孩子就是月光#等等类似热门话题。
只是在这些话题的背后,其实都在揭示一个现实现象:中国式育儿高消费高成本。
很多人都好奇,一个家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花费多少钱?
中国社科院曾有一份报告显示:抚养一个孩子需要49万元。
计算出49万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不包括房子钱,只能算孩子的日常花销、教育方面的支出,而且还不能进贵族学校,必须进公办学校才行。
以“20年”计算平均值,也就意味着,平均每年花在子女身上的钱为不到两万元,一个月1000余元。
看起来,这也是一个不怎么吓人的数字。
但实际情况,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
网上曾流传过一个排行榜,曝光了全国养孩子成本前十的城市。北京位居第一,养孩成本为276万,长春排名第十,养娃约需要121.5万。
也有不少热心网友,按照孩子的成长阶段,给出了具体预算:
看完之后,不少父母表示,原来自己还是个“百万富翁”啊 。
那么,到底这些钱都花在了哪儿?
仔细研究育儿费用,其中在教育上的花费,占据相当之大。
有调查显示,把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家庭累计花费在70万左右。教育成本已经占我国家庭平均收入近50%!而在这其中,课外补习班占据了教育消费的大头!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大多是以各类兴趣班为主。
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高中后:以文化课辅导为主。
除了补习班外,寒暑假的“研学游”也成为花费的大头。近年不少家长都热衷送孩子出去游学,还有很多“海外高校研学游”,动辄收费过3万!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对于孩子的天分的挖掘,都是“宁可错报,不能耽搁”,生怕孩子会因此落后一步。
综艺节目《少年说》中,女孩曾心蕾走上勇气台,吐槽假期补习班太多。
她说,在爸爸妈妈那个年代,放假就意味着休息、玩、睡懒觉。而到了他们这个年代,放假则意味着上不完的补习班。
她把上补习班的人分为了三种:
成绩特别差,必须去上补习班的;
成绩特别的好,来补习班提高的;
跟风上课的。
而第三种,是她遇到最多的。
往往家长一句「别人都在上,你也去上吧」,宝贵的假期就泡了汤。
即便是好学生,在学校各科成绩都拿到了优秀,一到寒暑假,也会迎来父母准备的“假期大礼包”:奥数、小提琴、舞蹈、主持人、英语辅导班以及为期一周的全封闭式综合提高班等等。
每一门课外培训的背后,都是一张不菲的账单以及家长们难以消化的焦虑。
其实,这种对于教育的焦虑,不仅在家长之间传递,也在孩子中间传染。
看看下面这几张图:
▲练舞时写作业
▲上学路上写作业
▲打点滴时写作业
▲别人在冲刺,他们在写“冲刺”
不仅如此,孩子因为学习压力、作业问题而轻生的新闻屡见不鲜。
北京大学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哪怕考上大学后,跳楼、卧轨、跳河的惨剧也是接二连三发生,每一个数据都足以让我们心惊胆战。
这不禁让我们反思,高成本养孩的背后,不仅是父母们无处安放的焦虑,更是毁掉下一代的危险武器。
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父母要做到不焦虑,似乎真的很难。
学校和老师被“成绩指标”压迫着,家长被老师压迫着,孩子被家长压迫着,一环套一环,最终孩子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不堪重负。
但是,焦虑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适度焦虑并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父母的乐观、善良、纯真,都可以让孩子的生活闪闪发光,尤为美好。
所以,爱孩子请拒绝中国式焦虑,更多的以陪伴的姿态,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支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活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最新年度育儿账单扎心出炉,中国父母的焦虑,正在毁掉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