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IT(IT牛品汇)
当前位置:ITNEWIT(IT牛品汇) > 育儿 > 正文

必读|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是:教他学会“玩”!

前两天,冰点周刊出品的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朋友圈疯狂刷屏,这篇文章让人们对于一直以来褒贬不一的“直播”有了新的认识。

有人说:这是一块承载了教育进步的屏幕。

通过远程教育,试图解决教育资源不平等的问题,“屏幕”做到了这一点。即便不能肯定这种做法会让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跃出教育资源不平等的恶性循环,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进步。

在不久的将来,课堂上或许不再只是老师要求学生做题背书,而是拥有多元化的方式去学习。说到多元化,在娱乐圈里,有一些明星的育儿秘籍可谓是令人赞不绝口。

著名的孙俪“娘娘”始终保持着一年两次以上的全家出游频率。

在儿子刚刚十个月的时候,就带着他去了美国、法国,两岁时又带他去了泰国。后来有了女儿小花,更是经常带着一儿一女去旅行。带孩子去海边吹海风、看海浪,一家人去迪士尼乐园,冬季一起去滑雪。

在外人眼里,孙俪十分热衷于带孩子玩耍,在她自己看来,带孩子去玩、去行走、去旅游更有利于成长。

她说,直到现在儿子最爱的动物仍然是大象,因为两岁时带他去泰国,他和大象在海边玩了一个下午,虽然在起初时有些畏惧,但最终让孩子有所成长。

这种以“玩”为教的理念,在娱乐圈内,除了“娘娘”以外,其实还有不少人。

曾在很早以前,李湘的女儿王诗龄发过了一段写数学作业的视频,王诗龄全程用流利纯正的英文解题,让不少成年人都为之感叹:学了这么久,还不如一个孩子,输了输了!。

由于王诗龄喜欢画画,父母也很支持,她不仅没有耽误学习,而且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从小爱“玩”的王诗龄多才多艺,除了会画画外,还学打高尔夫球、学钢琴、大提琴、滑雪等,随之,在这两天李湘就晒出了丈夫和女儿滑雪的照片。

那么,有人会问:能不能因为“玩”而让孩子们走上世界名校里面呢?

在我念中学时,班上有一位同学是出了名的学霸,当时满分620分的卷子,能考610多分。之所以令人叫绝,是因为下课的时候他基本都在玩,从不加班做作业。而那些看似平时很用功、经常熬夜赶作业的人往往成绩并不靠前。

爱玩的学霸背后,除了天赋一说之外,还在于他们更懂得如何有效的去学习。

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学霸是会玩的,一个会玩的学生会走得更远呢?

1

“玩”是孩子不可逆的天性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天生具备一种好奇心,他们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的方式其实就是源自于“玩”。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数是通过玩来得以发掘的,不让孩子玩,等于是在扼杀他们的天性,同时也容易让孩子失去创造的驱动力。

同时,在孩子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某方面特殊的才能和天赋,如果父母能够培养、强化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就可以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作出特殊的贡献。

《了不起的孩子》中7岁男孩王浩瑜,因为热爱心算,父母加以引导与支持,最终一鸣惊人,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他不仅没有将心算视作一种负担,反而当作一场游戏,在其中尽情玩耍。

在《最强大脑》第三季中,被人们誉为“电竞游戏王”的吴淞昊,因为在操作游戏时体现了极强的逻辑思维、想象力、推理力、记忆力,一战成名,成为“最强王者”。

不少父母都疏忽了一个道理:“玩”是孩子不可逆的天性,是孩子玩获得未知的重要渠道,更是他们自身潜力的催化剂。

2

会“玩”的孩子更幸运

曾经在大数据峰会上,马云语出惊人的说:

现今社会,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体验,去玩,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无法竞争过机器、智能。

知识可以学,但智慧不能学,只能体验。在未来,大数据、机器将把人类知识领域的事全部做完,人类和机器的竞争关键在于智慧在于体验 。

所以,让孩子会玩很重要!知识可以学,但智慧不能学,只能体验。

孩子需要一场亲自体验的游戏童年,因为这会让他们变的更幸运。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当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玩耍正从越来越多的孩子的童年中缺席,而孩子们可能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发育心理学》杂志中有一项经典研究:将90名尚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分成三组,第一组小朋友可以从一堆常见物品中,挑选4种来自由玩耍。

对于第二组小朋友,研究人员要求他们模仿工作人员,根据日常方法使用这些物品。

第三组小朋友看不到这些日常物品,他们坐在桌前,随机画自己想画的东西。10分钟后,研究人员要求小朋友们说出其中一种物品的使用方法。

结果显示,自由玩耍的孩子说出的非常规的、创造性的使用方法是另外两组孩子的3倍,这说明玩耍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会玩”却需要父母的引导。

那么,父母该如何去做呢?

3

让孩子亲自感受

龙应台说过: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孙俪夫妇带孩子旅行,是让孩子亲临其境去接触,这样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第一手接触过美。

引导孩子亲自去实践、去发现、去感受,是引导孩子正确去“玩”第一步。

只有当孩子伸出脚步去行走了,路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选择合适的玩耍项目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适合的玩耍项目也不同。

在玩之前,父母要考虑到这些“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哪方面的锻炼,或者通过观察了解孩子喜欢哪方面。

对于还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其实也有一定的创造和想象力,可以考虑一下可以锻炼他们想象空间的玩具,例如各种积木类的、变形类的礼物。

再一个就是可以考虑音乐方面的游戏,因为音乐也是可以激发创作能力的东西。

在上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朋友,可以让他们接触魔方、遥控玩具、下象棋、下五子棋、围棋等,这些项目对于开发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去旅行,让他见一见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

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反思

很多家长担心因为孩子贪玩耽误了学习,其实“玩”不仅限于玩玩具和享乐,比如可以打篮球、踢足球、也可以做家务等等,玩耍其实无处不在,它没有一个具体的事项。

但无论是玩什么,我们一定要教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譬如在和小朋友们一起踢球时,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对,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这些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去做出改善,表面上是在玩游戏,但如果加上了这些思考过程,就变成了学习。

在生活中是这样,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时,更是如此。而我们家长也要善于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努力寻找孩子的兴趣及闪光点,加之培养。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玩耍,不能将玩耍看作是工作的对立面,而应看成是对工作的补充。

会玩的孩子,他将具备更良好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而这些就像我们身体上的肌肉一样,需要我们主动去实践去挖掘。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玩耍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是教会他正确去“玩”。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必读|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是:教他学会“玩”!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