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不能急躁,更不能揠苗助长。配合“蜗牛”们的步伐一起欣赏成长这条路上的风景,你的收获不比孩子们少。
这是一个关于人和蜗牛的故事。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太慢。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地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上帝啊!为什么?要我带一只蜗牛散步!
但天上一片安静。喔!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忽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地风这么温柔。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了虫鸣,我看到满天地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恍然大悟。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我的手指轻轻地颤抖着。
原来是蜗牛在带我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其实教育孩子就和牵着蜗牛散步一样,不能急躁。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了,而随着人们的教育意识提高和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育儿观念影响下,很多父母对孩子进行早教的时候,都急于求成,没有起到期待的教育效果。
家长们在害怕宝宝输在起跑线上时,却忘记了: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而作为家长,只需要,陪着自己家如同蜗牛般慢行的宝宝前行即可。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发酵,循序渐进。当孩子接触一个新事物,采用他们最自然、自主的去尝试,去学习时,家长们却嫌弃这个自然的学习过程太缓慢,于是“拿着小皮鞭在后面抽”,或者拿“绳子”拖着他们走,拼命的催促孩子前进,只求速度,不看过程。或许这种方法能让孩子快速的掌握某个技能,但同时也让孩子错失了很多人生美丽的风景。甚至让你们的亲子时光变成互相折磨,你觉得孩子让你操心,孩子觉得你们让他烦心。
每一种生物的成长都需要遵循其自然规律,尤其面对人,这种复杂的生物。他既有成长的共性问题的存在,也有其个性问题。无论作为父母,还是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相应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于接受,同时也会及时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
配合蜗牛的步伐去散步
首先就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一个较合理、较现实的期望值。如果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孩子不但没有能力达到标准,还会产生自卑,丧失自信。
其次,不可“揠苗助长”,允许孩子点点积累,循序而进。
最后,让孩子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如果强迫他们做一些他们不愿意的事情,会适得其反。
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
虽然所有的育儿经验都告诉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们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如此一来,你的孩子,就变成了一只流泪的蜗牛,被你拖着赶路。家长们,你们看到蜗牛的眼泪了吗?孩子是我们在这世上看过的最可爱的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家长又何妨步步相逼,何不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世界的奇妙乐章,陪着他们走过这段青青岁月。同时也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深呼吸,这其中的收获的,何止是孩子。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不逼迫,不催促,与之作伴,共赏美景。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