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IT(IT牛品汇)
当前位置:ITNEWIT(IT牛品汇) > 育儿 > 正文

别把“不打不成器”当借口,孩子需要的是关爱!

说到打孩子,一定有很多家长是不认同这种教育方式的。

整天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一个巴掌呼过来,大多数孩子内心应该是战战兢兢的度过。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活生生的人。孩子不是情绪垃圾桶,如果家长不想培养一个阴郁的孩子,就不要因为让自己的孩子承受无故的指责。

有句话叫:不打不成器。

很多家长十分信奉这句话,认为严格的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好处。小编也相信很多东西只要把握好分寸,就能够得到相较满意的结果。

但,物极必反,事情一旦做得过了事情就会逐渐失控。有的家长,仅仅是因为没有耐心,觉得暴力育儿简单粗暴,效果立竿见影;有的时候,孩子本身并没有犯什么大的过错,部分家长只是把孩子当成泄愤的工具,看到了孩子小小的毛病就像是找到了情绪的发泄点,对于工作的不满,伴侣的不理解,统统的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感觉,也会觉得委屈。孩子不会因为小就毫无感觉,小小的事情被父母无限放大,孩子也会记住这种感觉。照这样发展下去,孩子一生都会被这种“没有安全感”的感觉所困扰。

也许有的家长又会说:正是因为家人是最亲近的人,才会放下戒备之心,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可是,家长们!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不熟悉的人,把自己最坏的一面给自己爱的人,是什么道理?正是因为家人是我们最亲近重要的人,我们才要把最好的给他们呀!物质想给孩子最好的,为什么却不能给孩子一个好脸色呢?精神上的丰腴比物质上的丰腴更能让孩子满足呀!

父母的手,是用来轻抚孩子的额头和拥抱孩子的;是用来给孩子安慰,给予孩子安全感的。

也有不少家长赞同打孩子会对孩子带来伤害,是不好的行为。但是就是一时气上心头,言不由衷,也没管住手……

当老板没有来由的指责你的时候,你为什么又能忍得住呢?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往往能忍得住,先把情绪调解好,再在合适的时机解释或是采取更好的办法。

如果在老板或是其他陌生人面前能忍得住,就说明家长其实是可以忍得住的,只是没有耐心或是不想忍。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培养孩子勇敢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包括停止向孩子输入暴力、消极的语言。孩子越小越是如此,尤其是2岁以内的孩子。

越小的孩子对情绪感知的能力越强。因为还在成长期间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也不具备逻辑分析能力。只能通过情绪来表达需求和感知世界。单一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让孩子的感觉十分灵敏,父母一丝丝的情绪变化都能感知到。而父母在这个时候的影响,往往会决定孩子大脑发育的好坏。

因此,如果想教育好孩子,以下3件事情家长是不能做的:

①向孩子传播负面情绪。如:疲惫的说“怎么又闹了?快点睡!”

②对孩子的哭闹冷漠。当孩子哭闹或是表达需求时,家长视而不见,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后盾”,自己是一个人,感受到孤独。

③对孩子喋喋不休。有一种家长,孩子稍微有一点不顺自己的意,就对孩子喋喋不休的诉苦。诉说自己究竟有多么的不容易。自己心里委屈,即使是在换尿布的时候,都能够自言自语的数落孩子。此时孩子的大脑回朝着什么样子的方向发育呢?

家长们,当面对孩子的时候,要有耐心呀!

END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别把“不打不成器”当借口,孩子需要的是关爱!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