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家庭、亲人、朋友、学校、社会……谁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答案肯定是父母!而父母对孩子所做的所有事情中,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榜样”教育,正所谓“行大于言”!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和价值观等,都被孩子们视为“成长范本”般有样学样。
人们有两种语言,一种是嘴里说的语言,另一种是行动的语言。他们可能嘴上说的是一回事,而行动却传达着不同的信息。
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要言行一致
举个例子:你跟孩子说,只洗放在洗衣篮里的脏衣服,但是又担心孩子穿着脏衣服去学校,于是去孩子的房间翻找要洗的衣物。
这个时候,言和行不一致。孩子们很快就会知道你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一回事。
在孩子小一点的时候,家长们还可以忽悠下孩子,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孩子对父母的崇拜就会在“言行不一致”后一扫而光。比如下面这篇作文“有意义的一天”:
有意义的一天
今天,妈妈清理冰箱的时候,拿出了三颗蒜头,已经腐烂变成了紫黑色,长出了绿色的嫩芽。
妈妈拿着蒜头对我说,你看,虽然这些蒜头已经烂了,但它们仍然孕育了新的生命,这是多么顽强的精神啊!我听了很受教育。
以后找老婆不能找这种懒到把蒜放烂还有这么多说辞的女人。这真是有意思的一天啊!
做为父母的我们,总想抓住时机教育孩子一番。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可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已经没那么好“忽悠”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作文中的妈妈掩耳盗铃,高谈阔论,掩饰自己懒惰的心虚。父母认为孩子小,但是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力。如果家长的言行不一,就会直接影响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这个妈妈还不如承认自己的过错,也许这种真诚的自我反省更能得到孩子的理解和帮助。
孩子总是调皮、任性、爱发脾气,情绪化,其实这些表现就是孩子没有界限导致。孩子没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能力,却又不断挑战父母权威,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有父母的言行一致,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
父母要在生活的细节里慢慢培养孩子
具体要怎么做?
1、让孩子自己选择,爸妈不要中途插手。
比如,妈妈今天带孩子买玩具,说好让孩子自己挑,然后孩子看上一件小飞机,妈妈说家里已经有一架了,不能再买,极力劝说孩子买小火车,孩子最后一脸不高兴的买了火车,其实这位妈妈大可以按照约定不去干涉孩子,让他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回家发现不好玩,以后他就知道如何买东西了。
2、孩子不听话,家长不要直接作罢。
早上孩子上学起不来床,家长三番五次的催促,孩子就当耳旁风依旧呼呼呼,家长要任由他睡下去吗?肯定不行,一把抓起来,扔到洗漱台,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家长如果任其胡闹,学校爱去不去,这孩子还会觉得上学很重要吗?
3、坚持自己的意见,孩子撒娇也不能让步。
比如带孩子逛商场,买衣服,孩子看上一件价格昂贵到超出父母预算的名牌,父母告诉孩子,这超出我们的预算了,我无法满足你的欲望,孩子使劲撒泼打滚,父母千万不要狠狠心就买了,因为这并不会让孩子感谢你,而是会觉得爸爸妈妈说话不诚实,我闹一闹还是有效果的。这种习惯一旦养成,有家长好受的。
4,开始说好不管,过后就不要大包大揽。
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哪怕他收拾得再不好,不要管他,让他自己来,妈妈只用把家里其他地方收拾的整整齐齐,让他知道差距在哪,慢慢指导他做好,千万不要撸起袖子自己干,到最后折腾的还是自己。
让孩子明确界限观念,可以帮助他成为有担当、懂自律、有效率、知进退的孩子,也许这也是很多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做到的,从小事入手,教养在生活点滴里,别着急,我们一起陪孩子长大。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父母言行一致,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