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到现在播了五季。
2018.11.16,第五季第17期上线,然后口碑就炸了。
作家王逍瑕说:“摆脱了前几期小家碧玉、你侬我侬的情爱辩题,第十七期内容的话题性、亲民性和思想深刻性,终于达到了第五季的热度巅峰,也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奇葩说》这个节目该有的样子。”
这一期的辩题是:新技术,可以让全人类知识一秒共享,你支持吗?
这一期,让陈铭上了微博热搜。
妙语连珠、犀利反驳、邪魅笑容、强大到爆表的知识容量,在很多人心里直接就被封了神。
不过我要推荐的,是在2017年5月27日这期陈铭的辩论,当期辩题是:该不该给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他从教育角度深度剖析了教育、家庭教育等等值得思考的问题。
下面分享给大家:
1、我们追逐关于完美这么好的事情,这是不是我们的天性?
如果追逐完美是天性,我们大多数人也不会拒绝完美。这个天性中应该有个让我们最惧怕的东西。
完美为什么我们追逐,唯一的原因是:那是一个永远到不了的地方—完美。到不了,所以我们才一直追逐。因为到了就停了。真、善、美、完美这些都是方向,而不是终点。它们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们是方向。
有句话说:止于至善。这是什么概念?至善,到了,就停了。因此我们不是怕到,而是怕停。我们知道因为那是没路了,那是终点了,而我们不愿意走到终点上去!这就是我们觉得完美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我们缺不敢选择直接到达完美。
2、从教育角度分析,要不要给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
我有一个致命的困惑。大家都知道:校园教育主要是只是教育—求知,以及求知的方法。
家庭教育是我非常困惑的一块,它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主要是三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这种塑造。
但是我苦恼的地方在于,我的女儿,因为我是校辩论队的教练,我老婆又是我的教练,所以每次我们同事和朋友圈见面的时候,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哇塞,你们的女儿该有多能说啊?!你们俩的孩子将来嘴巴不得说死人呐?!我就勉强回答,也没有啦。可是我听到这句话,有没有自豪呢?答案是:有的。
我还有一种强烈度悲剧感。这个悲剧感是我们意识得到都无法挣脱的一种宿命感。我的女儿从出生开始似乎都失去可一种选择,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生的权利。
3、家庭教育的本质,好像就是人生观的复刻!
当湉湉姐说“我就是一个特别情绪化的人”最打动我。其实我一直不了解,我听到湉湉姐刚才那句话她说,“因为我从小,我吗就打我。我妈妈的口头禅是:我拿刀飞死你”。我当时全身寒毛一竖。果然,我就听到湉湉姐说,如果她生一个女儿,不能打她该怎么办呢?!这是个笑点,细想下,细思极恐……这就是家庭教育啊!人生观的复刻,我们在这个轮回之中,能解脱吗?
你想,我觉得该对的事情我该不该告诉我女儿?我们都打了100多场《奇葩说》辩论了,那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背后的理由哪有一个站不住脚的?
我想,我女儿长大了问我,“爸,我到学校被欺负到底是应该打回去,还是告诉老师?”我女儿小时候问我,“我长大了,我遇到人生之爱要不要离婚”。我可能有一个我坚信的,但是我该告诉她吗?我要是告诉她了,万一我信的那个是错的呢?
我不告诉她,那我又告诉她什么呢?我信的我都不告诉她,难道我告诉她我不信的吗?这就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悲剧性的根源,有一种极强的无力感和无奈在。
这就是所有家庭教育中,最困惑我的问题。然后我在那里找到答案的呢,以上这是我在琢磨这个辩题的时候,开的一个奇妙的脑洞。
传统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上是刚才对面所说的全部——雕刻模式,父母信的,仁、智、礼、义、信、儒道释,“传给孩子,你要学,你要按这么做。”
教育的客体是孩子。近代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标志,或者说教育的前现代性,跟现代性的分野在那里?在于教育的客体变了——从孩子变成了环境!我们急切教育的目标对象不是孩子了,是环境。
我们不是在雕刻,我们真的变成了园丁.我们的关注不是在于这束花,我们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空气、土壤、养料、水分。我们尽可能营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有生长。我们在教育上,第一次让可能性成为了常态。这是教育最美的地方!
一键定制的本质是,这种雕刻式的教育观借助了科技外衣的极致化体现。我们前现代用了那么多年传统的教育模式,用了一两千年,都是在雕刻一个孩子,雕刻成教育者想让他成为的那个样子。
你用了一个科技的外衣,拍一个键,孩子啪就真的全成了那个样子,这就是机制化的这个速度和时间。
但是教育理念不是这样的!教育的死敌就是定制!不要说完美人生,你管你是100%完美,90%完美,50%完美,还是0%的完美。不管你的人生的目标模版是什么样,但凡做父母的抱着一颗定制的心,初衷就错了!第一步就迈错了!
所以你们刚才争了那么多完美,这其实不是这个辩题的关键,这个辩题的关键是我们做父母的,要用一个按键的方式去定制一个孩子,无所谓ta是什么样的一生。要去定制吗?不要!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与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ta一方花园,给ta养料空间,让ta自有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我们不管你是红的花,还是绿的花,我们不管你开出来是什么样子的颜色和色彩,我都为你开心。只要在道德法律,公序良俗的基本人类框架之中,我都为你开心!
这才是现代性模式下的教育本质!所以这不是一个按不按键的问题,这是两种教育理念的博弈!我只希望大家,如果因为你们年轻,但你们一定有一年会为人父母。如果你们为人父母,请在脑海中把对孩子教育的时候,把定制这个词删掉。
请记住,教育的客体,教育这个词的宾语不是孩子,是环境。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奇葩说鸡汤王陈铭:要不要给孩子定制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