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IT(IT牛品汇)
当前位置:ITNEWIT(IT牛品汇) > 育儿 > 正文

你对把屎把尿的疑问都在这里给你分析

“把屎把尿“在老人眼里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几个“网红”的儿科医生对于“把便”的态度都是不一致的,有的以自己的外孙为例,支持“把便”,有的则不支持“把小便”,支持“把大便”,有的则反对一切“把便”。

如果”把屎把尿”时孩子身体打挺,这意味着什么?

同时,宝宝哭意味着什么?

老人要求”把屎把尿”,但是孩子身体打挺或者哭。这就说明孩子在拒绝啊!孩子在拒绝!

这是能不能”把屎把尿”的基本标准!

1岁以前,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孩子,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孩子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吃奶后5-15分钟,睡醒后。这还是比较成功的排尿训练。失败的排尿训练在1岁前比比皆是,后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据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据被把这个动作来反射性排尿。

1岁之后,孩子们开始有了一点控制便尿的能力,但是并不完善。这和老年人控制不好大小便是一个道理。很多家长苛求孩子,一旦孩子把尿时不尿,或者不把尿的时候自己尿了,就会责怪孩子,甚至用呵斥打骂的方法来要求孩子尿尿之前必须告诉家长。

“我们现在知道,大多数宝宝掌控大小便的神经和肌肉在18~24个月之间成熟。如厕训练开始晚的宝宝比那些提早训练的孩子获得控制的速度快。”(西尔斯夫妇,《育儿全书》)

孩子排便训练需要满足下面这些条件:

① 身体指征:孩子可以走和跑得很稳;每次小便的量很大,一次就可以让尿布湿得厉害;上一次小便后能维持两个小时左右尿布干燥;午间休息尿布可以维持干燥。

② 行为指征:可以静坐5分钟左右;对他人上厕所感兴趣;讨厌尿布,无论干的湿的;渴望独立做事情;不反抗排便训练;

③ 认知指征:排便前可以告知,甚至可以稍微等待;能服从简单指令;

以上指征不用全部符合,但至少要有80%的符合率,才可以开始真正的排便训练,所以对于小婴儿,这种“排便训练”也是不可取的。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你对把屎把尿的疑问都在这里给你分析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