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被个娃惊呆了。
暑假第一天,10岁的孙博涵,就忙开了,她要为家里拆洗风扇,还要买菜,洗菜,炒菜,准备一家人的晚餐。
妹妹喜欢吃西红柿炒蛋,妈妈喜欢吃腰花炒洋葱,爸爸爱吃素菜,家里人的口味他都记得门儿清。
而8岁的妹妹则帮他打下手。
说起做饭,孙博涵头头是道:要从素菜做起,荤菜可以放到最后一个,不然凉了会腥……
吃饭时间到了,孙博涵和妹妹做好了四菜一汤,妹妹评价说:哥哥做的比妈妈还好吃。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孩子做家务,生怕做家务会影响孩子学习。
好吧,都9021年了,还这么迂腐的思想?看完这个孩子,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是否还记得那个被中科院退学的神童?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是名副其实的天才神童,然而却由于没有足够的自理能力,天冷了不知道加衣,天热了不知道脱衣服,没有妈妈在身边什么都做不了。
只知道窝在寝室看书,连吃饭,答辩,写论文都不知道,导致一门功课为0分。
最后因为实在是自理能力太差,被学校退学。
这就是父母只重视学习,而忽略孩子动手能力的后果。
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
“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
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
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真正智慧的父母是舍得用孩子的,不仅思想上会转动,更舍得让孩子劳动,因为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果实才是最香甜的。
在德国,孩子干家务是有法律规定的:
6岁之前的孩子可以玩耍,不做家务;
6-10岁的孩子,要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的孩子,要修剪草坪;
14-16岁的孩子,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周岁以上的孩子,每周大扫除一次。
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诉。
在日本有一个孩子名叫小花,她的妈妈得了很重的病,不久于人世,妈妈担心自己离去后,女儿无依无靠,没有人能照顾她,这让妈妈如何能放得下心啊?
于是妈妈下定决心要让小花学会自己做饭洗衣服,能够照顾自己。三岁的小花,开始爬上比她还高的灶台,拿起菜刀,开始学习切菜煮饭。
也搬起小凳子,坐在洗衣盆边一遍遍的搓洗衣服。
在她5岁生日这天,妈妈送她的礼物也是一条新围裙。
看到小花能自己做好饭了,洗好衣服了,妈妈也放心的笑了,女儿啊,不要责怪妈妈狠心,这是妈妈给你的最实在,最强大的技能。
三岁啊,我们很多的孩子还是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还要爸爸妈妈帮着穿衣服喂饭的时候,小花已经能够走进厨房,麻利地为爸爸和自己做最爱的味增汤。
3
在《少年说》里有一期节目,男孩付轩昂,站在天台上对楼下的妈妈说:不可以不要让我做家务了,我才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啊!
但是妈妈一句话却赢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妈妈说:家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一个男孩子,你长得很帅,但是你将来如果能泡得了书房,下得了厨房,能担当有责任,那么你的未来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一定会很幸福。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三观非常正了。
会做家务的孩子真的不一样,他们显然有责任有担当得多。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是想想现在多少婚姻都属于丧偶式婚姻,丈夫就如同隐形,教育孩子,帮助妻子料理家务,基本不存在的。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是从小时候开始,他们的母亲就没让孩子干过什么家务,养成了他们懒惰,没有责任感的性格。
4
那要如何让孩子做家务?
一,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明白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二,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孩子始终是孩子,你没有教他他是不知道该如何劳动的,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指导孩子劳动了,不能说孩子没做好,或者怎样就对孩子一顿训斥,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劳动的信心。你教了他就知道,你不教他永远都不会知道。
三 给孩子劳动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参与。
四,肯定和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尊重
在劳动过程中,及时对孩子的劳动,作出肯定的鼓励,限制孩子的劳动时间,不要让孩子无休止的劳动,这会增加他的厌倦感,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的将劳动做完,不要将劳动与惩罚或金钱挂上关系,不要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劳动等于惩罚或者劳动等于金钱。
如果孩子不想劳动,家长可以表示理解,但不认同,毕竟该做的还是得做。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放假了,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做家务?这个孩子给出了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