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听到妈妈们讨论,说自己的孩子如何调皮难带,末了加上一句“我都怀疑他是多动症!”
诚然,随着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的学者开始发表关于多动症的文章后,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和认识了“多动症”,那么,孩子有什么样表现才属于多动症的范畴呢?
多动症的孩子多数表现有: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好动坐不住、情绪易冲动、脾气任性等,伴随有认知、语言或协调动作障碍等问题,智力大多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多动症患儿的异常行为异常往往会给老师、父母带来烦恼和不安,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但是,有的孩子可能是“好动”而已,可是他的行为被父母、老师过度解读后,却被误认为是多动症,所以,孩子好动还是多动症,看这几点区别便得知!别再冤枉娃。
一、教育缺失
有的孩子好动多动坐不住,是因为从小教育不当造成的,尤其是教育缺失,导致孩子养成了不能安静的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孩子越长大越难改变,结果就误以为是“多动症”。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生产带来了生活都市化、职业社会化的趋势,父母要上班,甚至经常白天工作、晚上应酬,导致宝宝出生后不久就要每天面临和父母的分离,只能找人代为照顾,要么是老人要么是保姆。
可是,他们的确能够保证孩子吃饱穿暖,但是教育问题、培养好习惯方面做不到很好,这就会为孩子的行为问题埋下隐患。
二、教育不当
有的家长不是不教育,而是不会教育,很多人都讲过一个例子,通过这来说明家长是怎么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注意力的。
例如,孩子正在聚精会神的拼装玩具,父母过来喊孩子喝水、吃水果等别的事情,全然不顾孩子此时正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专心致志的做事情。
一次两次,慢慢的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就这么在父母的不经意中被破坏了。所以当孩子专注的做事时,我们尽量不要打扰他。
而多动症的孩子,父母却要由短到长来慢慢训练他的专注时间,这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的。
三、智力因素
以前在小学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老师,当时班里有个孩子特别聪明,但是也很调皮,老师们拿他又爱又恨。据我观察,他和一般孩子在一起上学,教学内容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学有余力,那么多余的精力就往往导致他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活泼好动,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这样的坏习惯,大家对他的关注点不在聪明上,而在多动上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跟不上老师讲课内容的孩子,也容易分神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就动来动去,变成了大人以为的“多动症”。
四、气质特征
人的气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例如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对应的性格类型是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郁型,而多血质(活泼型)孩子的明显特征是:活泼好动,情绪不稳,敏感,表情外露,反应迅速,善于交往,适应性强,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做事不够专心、缺乏持久性。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多血质,他的行为表现上会让大人感到迷惑,怀疑他是否“多动症”。
总之,有些孩子身上有类似多动症的表现,是大人不经意间导致的,他们只是好动而已,别再冤枉娃。
itnewit.com:ITNEWIT(IT牛品汇) » 这些“好动”孩子并不是多动症,原因有四,别再冤枉娃了